制氮设备制取氮气所用原料是什么?

来源:云更新 时间:2025-08-22 15:00:59 浏览次数:

制氮设备制取氮气的主要原料是空气。空气中的主要成分是氮气(约78%)和氧气(约21%),其余为稀有气..

制氮设备制取氮气的主要原料是空气。空气中的主要成分是氮气(约78%)和氧气(约21%),其余为稀有气体、二氧化碳及少量水蒸气等杂质。工业上通过物理分离技术从空气中提取高纯度氮气,无需化学原料,因此空气作为天然、易获取且成本低廉的原料,成为制氮过程的来源。以下从不同制氮技术角度说明原料空气的处理与应用:

1. 深冷空分法(低温蒸馏)

深冷空分法是传统的制氮技术。原料空气需经过多级预处理:首先通过过滤器去除尘埃和颗粒物,再经压缩机增压后冷却脱水,随后进入分子筛吸附塔脱除二氧化碳、水分及残留碳氢化合物。净化后的空气进入低温蒸馏塔,通过逐级冷却至-196℃以下液化,利用氧、氮沸点差异(氧沸点-183℃、氮沸点-196℃)实现分离。终通过精馏获得高纯度液氮或气态氮。此方法适用于大规模、高纯度(99.999%以上)氮气需求。

2. 变压吸附法(PSA)

变压吸附技术依赖碳分子筛(CMS)对氧气和氮气的选择性吸附。原料空气经除尘、除油、干燥等预处理后,进入装有CMS的吸附塔。在高压下,氧气因分子较小更易被吸附,氮气则富集于气相中作为产品输出。当吸附剂饱和后,系统通过减压脱附氧气实现再生。PSA法能耗较低,适合中小规模(纯度95%~99.9%)氮气生产,广泛应用于化工、电子等领域。

3. 膜分离法

膜分离技术利用中空纤维膜对不同气体的渗透速率差异实现分离。原料空气经预处理后进入膜组件,氧气、水蒸气等渗透速率较高的气体优先透过膜壁排出,而氮气因渗透较慢在膜的另一侧富集。此方法结构简单、无移动部件,但纯度通常较低(95%~99.5%),适用于移动设备或对纯度要求不高的场景(如食品保鲜)。

其他潜在原料与补充

在特殊场景下,如实验室小规模制氮,可能通过分解含氮化合物(如氨气催化分解)获取氮气,但这类方法成本高、效率低,并非工业制氮设备的主流选择。因此,空气始终是制氮工艺经济、可持续的原料来源。

综上,制氮设备通过物理分离技术直接利用空气作为原料,结合不同工艺实现氮气的提取,满足各行业对氮气纯度、产量和成本的差异化需求。